兩岸兩會第10次會談明天展開,將簽署氣象、地震協議。顧及國安考量,兩協議只涉及彼此公開資訊即時交換;原訂在這次會談簽署的租稅協議,則因溝通工作尚未完成而延後。
海峽交流基金會與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將在27日舉行兩岸兩會第10次高層會談,將簽署兩岸氣象合作協議及兩岸地震監測協議。
氣象合作與地震監測協議是第一個經過國安審查機制通過的兩岸協議,雖然氣象與地震相對其他議題較不敏感,但部分涉及重要軍事機構、機場、科技設施等地的氣象與地質資訊的交換,仍然有影響國家安全的疑慮,因此,這次簽署協議,將只限於雙方公布上網等公開資訊的交換。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曾在協議說明會上表示,氣象、地震協議簽署前,雙方主管部門可透過網站取得資料,但難免會有時間落差;協議簽署後,透過聯繫機制,資料交換,能夠取得台灣想要收集的資料,有助提升數值預報模式穩定。
據了解,目前氣象局判讀大陸氣象、地震的部份監測數據仍有些問題,協議簽署後,彼此交換相關資訊,未來在數據的判讀上也能更準確。
原訂要在第10次兩會會談簽署的兩岸租稅協議,則因跟台商、會計師等方面的溝通工作尚未完成而決定延後簽署,讓已經商談5年的租稅協議,又添變數。
據了解,租稅延宕的原因仍舊跟台商查稅問題有關,雖然政府多次表示兩岸簽署租稅協議資訊交換將不溯及既往、不作刑事處罰用途、未來資訊交換僅限個案事證明確案例,但許多台商在大陸經營多年,公司經過多次變動,情況複雜,對租稅協議內容仍有疑慮。
經過服貿協議爭議的洗禮,財政部等相關部會這次相當重視國內的理解,目前財政部已與業者、民代、公會溝通多次,並說明、討論上述保證如何具體呈現在租稅協議中。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