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平價普及的 SSD 固態硬碟猶記當年筆者入手 I 牌 80GB 就花了台幣一萬元的年代… 其實雖然 SSD 一出現就數倍於傳統機械硬碟的傳輸速度、壓倒性強的隨機存取,可以說是每一個電腦玩家心中的夢想,但價格也相對高昂卻也是大部分用戶無法簡單入手固態硬碟的主因。
但隨著廠商與固態產品的增加、半導體技術的進步, SSD 的價格也逐年下降,以現在來說 128GB 大多可以說不貴、240GB 大小的價格也越來越可以接受,甚至可以說現在不論是購機或是升級,SSD 的價格不再高不可攀、建議是每個人都要選擇的第一要件都不為過。
ARC 100 主打入門性能不入門
說到知名 SSD 固態硬碟大廠,OCZ 絕對可以算上一筆,新推出的 ARC 100 系列則是新採用 19 奈米製程的 TOSHIBA 記憶體顆粒,主要以性價比為主、購入價格較為平價的入門級 SSD 系列產品。
不過其實說 ARC 100 採用較新製程的記憶體顆粒得以降低成本,但 ARC 100 的性能其實也沒有什麼打折,一樣讀寫達到近 500M/s 的速度、一樣是SATA 6G 規格,可以說 ARC 100 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 SSD 產品。
ARC 100 系列一共有 120GB、240GB 以及 480GB 三種容量規格,都是採用自家主控 + TOSHIBA 16nm MLC 顆粒的組合,韌體都具備 Trim 功能能維持長時間使用後的效能表現;速度上則因容量大小顆粒組成不同而有若干差異,主要在寫入部分低容量的版本會比較吃虧一些,另外一題 OCZ 官方在速度標示上甚至有標示髒碟速度,是指在 SSD 空間幾乎用盡情況影響速度的情況下,還能維持的效能表現。
ARC 100 官方標示數據:
|
120GB |
240GB |
480GB |
最大持續讀取 |
475 MB/s |
480 MB/s |
490 MB/s |
最大持續寫入 |
395 MB/s |
430 MB/s |
450 MB/s |
最大隨機讀取IOPS (4K QD32)
|
75,000 |
75,000 |
75,000 |
最大隨機寫入 IOPS (4K QD32) |
80,000 |
80,000 |
80,000 |
髒盤狀態隨機寫入 IOPS (4K QD32) |
12,000 |
18,000 |
20,000 |
▲ARC 100 包裝內容物非常簡單,就是本體與說明數張,螺絲或是外接盒當然就都沒有,官方有提供 OCZ Toolbox 工具軟體可以到官方網站直接下載取得。
▲ARC 100外觀設計幾乎和外盒一樣是漂亮的藍色設計,其實筆者蠻喜歡這樣的風格,同時也是換上了OCZ 的新商標。
▲ARC 100為標準 2.5 吋、7mm厚度規格,標準SATA 6Gb/s規格的接口。
▲拆開 ARC 100 可以看到內部電路版,電路板上可以看見最多的就是這次新採用的 TOSHIBA 快閃記憶體顆粒(雙面都有)、緩衝快取記憶體(雙面都有)以及電源管理晶片。
▲240GB版本一共用了正反雙面共16顆的 TOSHIBA 快閃記憶體顆粒,為19奈米MLC顆粒,使用壽命應該也不用太過擔心,OCZ ARC 100 一樣原廠提供了三年保固。
▲翻到背面則是有自家設計生產的主控晶片(上面有導熱膠與外殼相接觸做為散熱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與快取緩衝記憶體。
▲ARC主控是使用自家的INDILINX Barefoot 3 M10硬碟控制晶片,之前也有Vertex 460系列使用過。
▲緩衝快取記憶體則是雙面各有一顆美光 D9PSH DD3L 記憶體顆粒,一共為 512MB。
效能測試
效能測試可以說是符合預期,效能並沒有因為定位為入門產品就效能較低,可以說是性價比非常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測試環境:
- 作業系統:Windows 7 旗艦版
- 處理器:Intel i7-3770K
- 主機板:ASUS P8Z77-V LX
- 記憶體:32GB DDR3-1600
▲CrystalDiskMark 測試循序讀寫可以達到446.2MB/s 讀取、426.4MB/s 的表現。
▲AS SSD Benchmark測試則測出 436..84 MB/s 讀取,415.97 MB/s 的成績。
▲在 ATTO Benchmark 測試 8MB檔案大小時則是可以達到讀 484MB/s 寫入 429MB/s的成績。
測試結果:
ATTO Disk Benchmark (單位 KB/s) |
4KB |
讀 117284 寫 226926 |
512KB |
讀 479349 寫 429006 |
8192KB |
讀 484759 寫 429988 |
Crystal DiskMark (隨機亂數,單位 MB/s) |
Seq |
讀 446.2 寫 426.4 |
4K |
讀 30.19 寫 113.6 |
4K QD32 |
讀 325.7 寫 353.0 |
AS SSD Benchmark |
Seq |
讀 436.84 MB/s 寫 415.97 MB/s |
|
4K |
讀 24.39 MB/s 寫 70.95 MB/s |
|
4K-64Thrd |
讀 306.56 MB/s 寫 298.08 MB/s |
|
Score |
982 |
能不能更超值?!Raid0測試
高容量 SSD 很貴、高速 SSD 價格天價!那還有什麼方法?那當然來試試看組 Raid0 吧!什麼是 Raid0 ?可以簡單來說想像把兩顆 SSD 固態硬碟當成一顆用,容量相加的同時,讀寫資料都同時對兩顆 SSD 固態硬碟做讀寫存取,因為一次做兩個,速度也就是相加啦~ (理論上)
▲所以用了兩顆 ARC 100 來試試看,當下馬上當作 480GB SSD 來用!
測試環境:
- 作業系統:Windows 7 旗艦版
- 處理器:Intel i7-3770K
- 主機板:ASUS P8Z77-V LX
- 記憶體:32GB DDR3-1600
Raid 0 目前也不是非常重負擔的技術,其實目前幾乎所有主流主機板都有提供內建 Raid 功能,甚至 Windows / Linux 也都有提供內建軟體的 Raid 功能,大家都可以試試看。
|
單 ARC 100 240GB |
雙 ARC 100 240GB 組 Raid |
ATTO Disk Benchmark (單位 KB/s) |
4KB |
讀 117284 寫 226926 |
讀 156354 寫 255982 |
512KB |
讀 479349 寫 429006 |
讀 884257 寫 865900 |
8192KB |
讀 484759 寫 429988 |
讀 967916 寫 563940 |
Crystal DiskMark (隨機亂數,單位 MB/s) |
Seq |
讀 446.2 寫 426.4 |
讀 686.7 寫 876.1 |
4K |
讀 30.19 寫 113.6 |
讀 27.69 寫 86.79 |
4K QD32 |
讀 325.7 寫 353.0 |
讀 490.7 寫 683.3 |
AS SSD Benchmark |
Seq |
讀 436.84 MB/s 寫 415.97 MB/s |
讀 837.78 MB/s 寫 841.68 MB/s |
|
4K |
讀 24.39 MB/s 寫 70.95 MB/s |
讀 24.97 MB/s 寫 92.21 MB/s |
|
4K-64Thrd |
讀 306.56 MB/s 寫 298.08 MB/s |
讀 575.23 MB/s 寫 585.23 MB/s |
|
Score |
982 |
1800 |
▲效能測試結果,紅色字為較優異表現
進步明顯,但要注意
其實儘管如逾期不是 1+1 完全等於 2 的兩倍效能,但效能其實已經可以說有非常明顯的效果,尤其是檔案越大,連續讀寫的效果更加明顯,其中寫入速度幾乎可以說可以達到單一磁碟的 200% 沒有問題,不過也可以發現小檔隨機讀寫的速度進步就沒有大檔案明顯,測試中甚至會發生部分略為落後單一固態硬碟的情況;不過考量效能進步明顯,還是值得使用,不過由於使用 Raid 0 情況資料的安全性會相對更加危險(單一磁碟故障資料一併故障),比較建議做為系統硬碟,並將重要資料或是文件指定到其他一般磁碟中。
Raid0 使用優點:
- 高容量 SSD 價格高昂,兩顆組 Riad0 相對划算
- 性能進步明顯
- 幾乎是目前主機板內建功能,不需額外購買設備
Raid0 使用缺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