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評論「台灣自甘落後」,剛好是立法院臨時會序幕,但列入議程的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沒新進度;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依然踏步原地。
服貿協議去年7月付委審查,歷經20場公聽會,歷次聯席委員會初審後都沒進展,後續還引發學生運動,熱鬧有餘,初審條文靜靜一條沒過。
時間點滴流逝,執政黨的焦慮寫在長年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問政的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費鴻泰臉上。
眼看競爭對手FTA一個接一個簽,費鴻泰心急如焚,釋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可給民主進步黨團排審,至少「給我一個時間」,要1個月、2個月或3個月送出委員會?
外部挑戰同樣嚴峻,服貿協議去年付委審查前不久,台灣經貿主要競爭對手韓國與土耳其簽訂的貨品貿易協定生效,並啟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談判,服貿協議則原地踏步超過1年,韓國劍指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協定(FTA)接近完成,反映時不待人的急迫。
如果說立法院一事無成不盡公允,示範區草案今年5月16日付委,除有行政院版,民進黨團也提腹案,只要朝野黨團快馬加鞭,凝聚共識,未嘗不能盡快三讀。
韓國來勢洶洶,10年簽9個FTA,台灣要競逐中國大陸市場,除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服貿與貨貿協議也有一定重要性,但立法院內互信不足,連監督條例草案至今由哪黨排案主審都未能確定。
看似無解的僵局,不是沒有轉圜機會,就看朝野黨團能否把握。
以監督條例草案為例,行政院與在野黨立法委員與在野黨團都有提出版本,顯見朝野都認為,有必要訂定監督條例,關鍵在於條文怎麼訂定?
至於服貿協議,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監督條例草案立法前,不召集服貿協議相關黨團協商會議。
換言之,除非服貿協議達成高度共識,否則就只能等待監督條例立法後才可能有進展。
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代處長的國民黨籍立委江啟臣憂心表示,一旦中國大陸與南韓FTA生效,台灣感覺愈來愈被邊緣化,影響跨國企業國際布局,台資廠商都可能外移。
他說,南韓產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關稅降低,成本下修,同樣的台灣產品無法比拼,產生「貿易轉移」,「向你(南韓)叫貨比較便宜,當然向你買!」
區域經貿整合是世界趨勢,台灣外部挑戰固然大,內部歧見未解才是根本問題。如何處理這三項議案,朝野黨團除手指對方指責錯誤,不妨握手後坐下來談談台灣對的路在哪?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