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財訊雙週刊提供
為了達成全年經濟成長率7.5%的目標,中國政府正默默擴張槓桿額度,A股主板指數的中期底部可能已經出現,投資人不宜再看得太空。
【文/戴斯卓】
今年農曆節氣的大暑已過,原本不怎麼熱絡的A股市場,終於慢慢有點人氣,這和中國政府的政策意圖逐漸明朗有關。筆者在上一期提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打包票,今年中國經濟成長將達7.5%;但是市場人士看不懂,中國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成長無力,房市又被拖累,去年第三季的成長率7.8%,基期相對較高,今年下半年的經濟成長要多少,才能達成全年7.5%的目標?現在逐漸明朗,那就是中國政府將在中央增加槓桿,在地方減少槓桿,默默地擴張財政規模。
將地方財政權收回中央
別的不說,光是人民銀行借給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一兆元人民幣以支持棚戶改造這件事,可看出中國政府企圖透過政策性貸款,擴大中央政府的槓桿額度,此一貸款額度相當於2008年之後的人民幣4兆元財政擴張規模的4分之1。以目前中國中央政府的負債最多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20%來看,若是提高至40%,在全球來看都還不算太高,而且抑制地方政府的財務槓桿,也可以穩住整個經濟局面。
目前已有不少地方政府的貪官落馬,中國政府一方面要樹立統治威信,二方面要將財政權收回中央。因此,中國經濟應該會慢慢回穩,A股主板指數的中期底部可能已經出現,投資人不宜再看太空。
滬港通將在今年10月實施,未來投資人可在香港用港幣買A股,在上海用人民幣買港股,預期在8月和9月各測試一次之後,滬港通就會實施,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將會加速。在政策意圖上,拉平中國境內人民幣資產利率與境外人民幣及美元資產利率的差距是最主要目的;但在股票市場另有一重要意義,即象徵中國資本將全面流向世界市場,同時代表未來海外資本也將開始全面投資A股市場,其意義不容小覷。
滬港即將通,市場要炒的方向有二,一是對方市場沒有的投資標的,二是對方市場便宜的標的。目前在滬港兩市都有上市的標的共有76檔,大致來說,流通籌碼較少者通常會出現溢價,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平安保險(2318 HK;601318 CH),A股有60%的股票,大股東深圳投資只有其中6%,H股有40%的股票,H股總額15%股票從匯豐銀行轉給泰國正大集團,長期被鎖住,H股中可以在市場交易的股票只有總量的25%,相對A股市場長期交易的54%股票少;因此,不論A、H股指數走向溢價或折價,H股的平安保險相對A股一定是溢價。這是長期籌碼問題,短線很難炒......詳全文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