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Mobile01熱門文章
 
FIT VTi-S開箱
Mar 3rd 2015, 14:17

Yaris RF包開發完後~
自己設計的小鴨套件 :


朱大攝影/我後製合成

猜猜看!這是去哪邊拍的!只為了那一攤水!!XD

繼農曆年開發完小鴨後~緊接著就是得趕4月初的汽車展覽!
得把FIT Type-R版拚出來才行。

為了設計、開發對應的空力套件和配件~
上週2殘殘趕著跑台中跟本田下單,2天後週五一早便去交車。(用最速送件)
萬般感謝西屯營業所的蔡副總和李小姐,用最速協助小弟購車!

來分享一下我新添自購的FIT。
外觀 :

內裝 :

儀錶板
本田的儀表很圖象式,簡單易懂!
個人很喜歡它能很直覺以藍、綠色顯示瞬間燃油經濟狀況,是否油門重踩較為耗油!
會常常提醒自己去觀察自己的開車模式!
一班的車款,很少能將HMI人因介面的儀表設計傳達出這麼直覺的呈現方式。


簡潔的中控儀表!
這台車的內裝用料,會讓我很直覺感受到M-Benz老款的W211紮實的組裝!
巧藏於拙,簡單,但用料組裝都很紮實!

空調的顯示方式也簡單易懂!操作便利!

只有頂級S款才會有助手席的仿金屬飾板和皮逢飾件。


空調也只有S版會有中間的仿鍍鉻飾條,

Yaris就真的省成本省到骨子裡,連風閘葉片的啟閉旋鈕都取消,A柱端的阻風閘,只能靠左右到底讓葉片全閉。
也是一種設計方式,但真的很省,連射出一個旋鈕都能省,真的佩服的五體投地。XD


駕駛座空調置杯架。
設計外拉式結構,簡潔有力。
Yaris是整個抽屜式抽拉出來。
FIT的內裝工程師的經驗似乎火侯比較足,用很簡易的方式,做有效的整合,單片外掀就搞定了。
這個我日產的內裝工程老師應該會很有興趣看。


門板拉柄內槽的螺絲外露了。
一般,我們做汽車設計開發工程,應該還會做一個遮醜墊片去塞起來遮醜。
外露就有點.........

們皮飾板的搭接與設計相當精美。
Yaris都是整片門板射出ABS料,乍看以為有皮件,事實上,都是硬塑膠假的。
FIT的作工比較繁複,重視傳統的多片式搭接,質感較為出眾。


前座吸頂燈。
現在都流行這種直接壓燈罩式。
操作簡單。

Yaris連這個都要省的,車頂只有單具室內車頂燈。

訂車時,一直在猶豫要白的還是藍的,兩種顏色都喜歡。XD
最後還是決定下單大眾白。
我喜歡車頭那個T型騎士臉,後保又有Lamborghini的款式FU,挺好看。

前保由下進氣壩,可以明顯查看出有前保內鐵。
後保今天趴到車底查看結構,得要拆才能看得到後保有無內鐵。
前年拆CR-V 4,後保是沒有內鐵的,只有殘存的鎖孔。 = ="

這個結構其實蠻重要的說!!

底盤-
目前訓車中,得按奈一下,等滿千再來催!

底盤趴下去看,有導流下護板的完善底盤設計。
這個在國民品牌小車中,實屬難得。

引擎下護板,有一整片大約2.5mm的射出件保護,這個是不錯的。
偷料的話,也是可以用車內地板的棉材熱壓來當下護板或引擎蓋內的隔音板,也是蠻常見的。
國產車,小車大多引擎護板最有機會被刪減。

另外~側裙底部也有擾流板,以孔徑11左右的塑膠扣釘壓,全車大多是以這個同規格尺寸塑膠扣在扣
前後保桿和下護板。

底部噴塗制震膠。
有效阻絕底盤砂石噴擊傷害,避免腐蝕。


單後保趕下方就有中間三顆塑膠扣,輪弧處左右邊又各一顆。
汽車工程面算相當細膩,這是日系小車中比較少見的。

拖車勾設置在正後下方。


前保桿下方的軟膠擋泥墊,內部也用不少塑膠扣釘壓。
緊密度很高。

鋁圈-
款式相當精緻。
不過比較不容易清洗就是。^^

足踏185/55 R16。
不過原廠配胎還真的蠻吵的,有點硬。
等胎皮用得差不多,該來換米其林的ST新胎。

導水條設計-

FIT的車門導水條設計相當特別,甚為少見的工法。
一般都是會將導水條採單片或雙翼式坐在車門最上方,將車頂垂流到車門玻璃門縫中的水,順利
由A、B、C柱導出車體外。
一般國民車較低階車款皆採單片式,中大型房車,則會在車門加配空心的軟管來做雙層導水。
高級車型,則是車門頂的單翼導水條會設變為雙翼式,提供更嚴謹的導水設計。

而FIT是將導水雙翼設計在打開的門檻上,由兩端分別排到A、C兩柱排出車體外。

A柱導水區-

門板六角鎖區防塵導水條-

這個也是很難得見的設計樣式。
改天來跟日產老師研究一下。XD

車門檻處防泥沙內侵阻絕膠條-

想不到小型國民車有這好物。
這東東,能有效阻絕下雨天泥沙滲進門檻內,導致B柱門檻處全是泥汙。

最早的發展起源,來自4驅越野車款實境測試下所衍生出來的阻絕泥沙NVH靜音工程的一環。

小型車能有這樣的配置,可謂細心到家了。
這會讓不少同級車內行的車友羨慕得要命呀。

中控排檔馬鞍座及置物空間設置-

中控台下方,可放置2個置杯座,內部還有一個相當深的零錢槽,可放置很多雜物。
手拉柄煞車處,也有2個零錢槽配置設計。
後方也有小車經常國產省略的中央扶手,且採用與皮椅相同的不織布設計,相當細膩。

不過中央扶手離駕駛人手肘位置仍然差距甚遠。
可能需要加購加高型改裝座來改善,才能拖到手肘。
或許面紙盒還可以塞進去,不然小車面紙盒都得另外買外掛式掛在椅背或其他處才行。
缺少面紙盒的空間設計。

後座空間-
後座相當寬敞,整體格局相近於M-Benz B-Class的尺碼。
FIT的前滑翻摺多變的座椅設計,一直是本田FIT的拿手絕活,機能表現相當強。

後行李箱容積-
後行李箱空間相較Yaris是比較小的,但如果後座打平,可以全平躺,騰出相當大的利用空間,類
RV休旅的機能表現,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優良設計呀。
也拜它的三明治車體設計之功。

後座採6/4分離全平躺設計。
前座頭枕拆除,連通前座打平還可以建立出更深的車床模式。
這是同級競品中很難得的。

前座艙設計-
前座艙的人因工程也是很成功的。
雖然全車系都是不織布座椅,但有一定的包覆性設計,坐進前座艙,也是很舒適,但椅墊、椅背
兩側,都帶有略為包覆式座椅設計,彎道操駕,能倚靠不織布的座椅設計,有效抓牢駕駛者及乘客。
不至於在座墊上施展人體飄移。XD

前艙及後艙的腿部空間都十分充裕,不亞於2700mm軸距的中型房車。


一般小車礙於車體窄小,大多數方向盤在人體坐進車室中,盤體事實上是會略為往中控台左駕往
右邊偏位。
也就是說,操駕者對應方向盤盤體及儀表,其實是斜一邊的。
但FIT的人因工程設計很正中,操駕者與盤體、儀表之間的連結,是能呈現正前方一直線的。
這設計上有本田製造小車工程的深厚功力演出。

方向盤體設計-

盤徑不會過大,跟Mazda的盤體握感頗為相近,都走小盤徑設計,握感相當紮實。
一般國產小車盤體都採一體射出,少數會用軟膠材來做比較有質感的包射。
目前小車握感比較好的軟膠包射,就FORD、Mazda'、HONDA,盤體握感都有相當水準。

本田的方向盤快播鍵設計,相當接近電玩主機把手的十字鈕觸感設計。
在按鍵的觸感和工程R角及使用的霧面塑膠材,皆能呈現本田工程設計師細膩的觸感要求。
其水準及設計理念與Mazda的工程學相當接近,都著重在人因基礎上最為看重。

東西不花俏,但觸感細膩!

FORD的內裝設計,近幾年則很華麗,但用料較偏於亞太工程,質感略為輕薄,好看,
但選料可以再加強。
目前國民車,HONDA、Mazda都是較偏重實務路線,是我們做汽車設計、工程開發很值得
學習借鏡的。

內裝在中控台的規劃及設計,其實是很繁複的,需要有十多年以上的資深工程經理領軍
,在層層交疊搭接,將機構整體分析,一件搭接一件。
設計上又須兼顧人因操作和觸感,細膩到連一顆按鍵手指觸摸起來是什麼感覺,都需要
進行研究和精進。

包括中控台、門板的咬花設計,飾板的用料、厚度、工程面R角處理,都會呈現不同的
質感。

Mazda近年的內裝仿金屬鍍鉻霧面飾板,就深得我們這些汽車開發咖的心。
能用塑膠ABS料,做出幾乎擬真的貴金屬件,工序會相當困難,良率偏低。

FIT內裝飾件,像S版的冷氣出風口鍍鉻飾件、中控面板的2mm左右的橫條鍍鉻,都是
不易生成的設計,良率低。
以往這類細膩的飾條,都只有高級車會得見,現在也越來越普及在國民車係的內裝運用
上。
因為沒拍到S版車款,無法貼出冷氣出風口飾條給大家看。^^

內門皮飾板-

內門飾板,主面積搭配座椅不織布飾板搭接,並非陽春一體塑膠ABS件射出的假皮門板。

不織布上方,又搭接仿鍍鉻飾條+黑色面板。
門皮版又有做工程下沉設計,讓門皮各搭接飾板都能穩穩搭接起來,邊都收得相當精緻,
表現沉穩,不偷料。


車門飲料放置槽。
前、後門板都有。

一體式車門沖壓鈑件-

大多數國產車車門鈑件都是分開上、下兩沖壓件,於車窗中間處做搭接焊接。
除了FORD車款,FIT也是少數小型車做一體式沖壓成型。

有關車身結構,可以逕自參考我之前寫的汽車車體結構分佈圖解這一篇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0&t=3438195&p=1

B柱車門鈑隔音膠條-

此大多為進口高級車的設置。
國民小車,真的是超難能得見。XD

引擎室-

國民小車經常被偷掉的引擎內格板。FIT有耶!!究甘心!


小而美的引擎室配置。

從A柱下來到前葉子板,能清楚看到車身鈑金搭接的工法。
鈑片厚度有國民車標準的0.8mm以上的厚度。
多片式搭接,有效強化車身結構。


引擎蓋下的制震墊。

福特的這軟膠結構相當大顆,結構是偏歐系車體的設計。
FIT的制震墊較小,應付FIT本身比較輕的引擎蓋鈑是OK的,但如果是福斯這類鋼板較為厚重的
引擎蓋,通常制震墊需要大顆的,並且必須有緩衝頭型設計。
才能在厚重引擎蓋不斷反覆蓋壓吸收緩衝衝擊力。


前擋玻璃與引擎室防火牆上的一堵導水膠條設置。
這位置的配置,能有效將水往兩旁排到A柱下方往葉子板內側,順著車底輪拱內處將水排出。

車廠再設置這個,都需要進行水壓灌注測試,來檢測車體外的水是否會滲漏進引擎室中。


引擎蓋外緣,也設置了與頭燈總成搭接的黑色塑料襯墊。
這也是很細膩的工程設置。

後行李箱尾門結構設計-

後尾門有設置兩個排水孔。
旁邊是尾門制震墊。
兩側則是挺桿搭接。

尾門絞鍊比較細。
受益於輕量化尾門,絞鍊可以用這樣的設計。
如果是福斯這類的歐系車,這樣的絞鍊是一定不敷使用的,會壓力過大。
絞鍊結構越粗壯,越耐用,結構也強壯。

但日系車普遍大概就如此!只能說輕量化真好!!XD

尾翼設計-

尾翼與車體搭接處,大約保有13mm的間隙。
這個間隙很容易塞積灰塵和泥汙及雨水。
在車體工程開發上,我會建議可以設置如下圖紅色線處,配置一道PVC類的軟膠材,有效
阻絕泥沙、雨水滲入沉積。
讓尾門絞鍊處也比較能保持潔淨。

目前似乎沒有掀背尾門車款有這樣的設計!!XD

大致上,車身內、外觀工程大略介紹於此。
整體來說,本田這台小車,造詣相當細膩。
有它身價訂價較高於同級車的價值處。

但這都要內行人看。
一般車友可能難以理解差異!

目前開啟來,底盤算平穩,等訓車期於1000公里開始,就得好好來大腳踹幾下,測試一下它有多少能耐。
繞錐彎道能力如何...等等。

目前最滿意的,就是它的油耗經濟效益,明顯比Yaris還要更優異!
上個月開發Yaris開了一整個月,油耗表現其實頗差強人意,Altis都比它優!
市區平均每公升只能跑出10公里的表現。
高速段礙於老舊的4AT舊型變速箱,也玩不出啥把戲,大多只能跑出每公升15~16公里的油耗成績。
平均油耗跟原廠官方測試數據落差相當大。

FIT於上週五甫交車,目前油耗績效能明顯感受出差異。
出廠原廠已經為愛車+300元油資,從台中西屯PDI駛出,北上中山高接二高直達桃園,130公里。
於桃園加滿整箱油805元。
行駛迄今共350公里,HMI油表仍保有半桶。

滿油箱,應該可以順利跑出450公里左右的成績。
實際等測試1~2次油耗再來補充。

儀錶中有瞬間油耗顯示,能讓瞬間油耗經常拉出漂亮的成績,有另一種成就感!!XD

整體視野相當開闊!開起來很舒適。

另一個比較會讓我訝異的!是高速路段A柱那邊的風阻噪音。
由於A柱與後視鏡有點遠距,風阻由前擋往兩側導入A柱,來到後視鏡這邊,會形成許多渦流。
大多的噪音來自於此處的車身結構問題。
汽車後視鏡常見雜亂渦流-

一般在後視鏡這邊,會產生很多渦流,造成噪音。
但FIT顯然從A柱過來於後視鏡前,就能在高速段感受到A柱側邊渦流的侵擾。
加上後視鏡後方的渦流,產生不小的共振聲。

這需要設計肋板來導引氣流通過,減少渦流產生。
工程修改方式,會需要類似像BMW i8概念車A柱、C柱的擾流鰭片設計,來引導排壓。
許多大卡都有這類的鰭片設計。

或許能有效改善FIT的A柱聲噪。

這是目前實際上路,會想改善它的地方。

另外~就是腳踏墊。
駕駛座的腳踏墊,原廠竟然只有踏墊有孔,地板卻沒設置鎖附點。
根本無法固定在地板上,踏墊滑來滑去!= =

看來得去搞個3D神爪來用用才行........ORZ

還有一個,則是後座中間座位吸頂的三點式安全帶收納槽,缺乏一個遮醜外蓋。
這應該可以補強,搞個遮醜蓋遮一下。= =

其他方面,個人都覺得整台車,都在水準之上。
是一款相當精緻的國民小車。
空間機能,都相當優。

內裝簡單,但工序不省,用料組裝實在。
HMI儀表設計,極為清晰易懂,相當優秀的設計手法。
反觀Yaris儀表是傳統印刷機械式,兩者感覺好像有如40年的時空交錯感!!@@"

等FIT RF大包樣品出來,再來跟大家分享裝車照。^ ^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sihop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