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最新
即時新聞-最新 
【苦勞網】說說性少數拒絕「受害」的故事
Jan 2nd 2015, 13:30

本內容由苦勞網提供

文/拉子餡(高中教師)

猶記第一次閱讀葉永鋕的時候,那種潸然淚下、心懷不捨的感動,這樣的性別平等敘事不僅召喚出教育者對性少數的同情與憐憫,也同時召出了一個對「葉永鋕」這樣的玫瑰少年位置有所認同的性少數族群,隨著敘事開始喃喃道出自己不為人知的、遭受霸凌的集體受害經驗。這些集體敘事裡充滿對異性戀霸權的控訴,聲稱性少數在性別結構中的弱勢。當一群人跟著接受了敘事賦予的「受害/弱勢」位置的時候,敘事的力量變得強大而無可逆轉,敘事中安身立命的角色跟著接受了「葉永鋕」的無力反抗,得出的結論永遠只有一個──性別結構賜死了玫瑰少年──這樣的社會性死亡成了必然的結局,「我們」讀不出「葉永鋕」能否有其他可能。

受到感召的我作為一名教師,從此多了雙性別的眼睛,開始關注班上具有性少數特質的學生們。那年的一年級有個「做黑手」(台語,即機車維修)的T,我開始會在閒聊的時候問他是否曾在職場上遭受歧視,他說:「難免吧,做黑手的大多是男人,他們的觀念中認為我是女人,做這個行業做不來」,除此之外,我發現再也問不出更多,他不像我所讀過的性別故事所描述的「受害者」一般憤恨不平,僅以平舖直述的語氣描述著一件「你就是會遇到的鳥事」,應對的方式就是付出比別人多一倍的努力來證明自己可以做到,女性主義的那套性別語言對他的生活來說絲毫沒有意義,更重要的是,他絲毫沒有受害感,受害感對他來說是多餘而無用的,無法變成他生命中捍衛自我的武器。如果他因此而有那麼一點「受害」的感受,那也是我在言談中強加上去的。

早在「訓導處」改成「學務處」;「訓育管理」轉為「輔導諮商」的時候開始,校園裡充斥著關懷與愛的氛圍。《性平法》立法以後,校園內對待性少數的態度更為小心。面對有著憂鬱或自殺傾向的學生,也總是以呵護玫瑰的方式輔導。老師們說話的方式改變了,變得更加在乎學生的個體感受,不過也就是在這種氛圍下,有些學生越來越理所當然地享受著被國家整體保護的感覺,拿法律為令箭歇斯底里、要死要活地威脅師長順應個人脆弱,或誇張強調心中任何不舒服、憂鬱、不痛快等情感的例子也越來越多(校園的輔導機制不也正鼓勵學生不斷告解自我的心理狀態嗎?),在這種既不能體罰也不能說重話(恐造成學生心理受創)的情況下,面對這類甘願情感脆弱、且在情感脆弱的狀態中亦分到不少「好處」和關照的學生們,老師們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事實上,善於脅持法律來支撐自我情感的學生,或是那些善於利用校園裡的溫情氛圍,將自己沉浸在他人呵護與關愛中的學生們,幾乎是現行校園輔導機制的照顧重點,既有的輔導知識會告訴師生這類學生需要多點時間和空間(這我不否認),但學校會花很多精神將這些學生安置在免於傷害的環境中,輔導老師和導師聯手做班級輔導,規範班級成員對待這類學生必須舉止溫良,不容許直接的肢體衝突或直面的語言傷害。早已習慣於上述「零汙染」真空環境中的學生,一旦離開校園後,他/她們在社會上的存活機率幾近於零,好一點的或許還可以依賴家裡經濟,家裡經濟不允許的則快速地在社會制度中感覺挫敗。不知道現在校園裡的溫良關愛是否確實幫助學生成長,還是在扼殺他們另類生存的可能。我於是想到那個做黑手的T學生,我在想這時候如果我們能多一些「不感覺受害」的學生,不會輕易地將自己安放在任何研究者、教育者或專家學者們理論敘事中的位置,那該有多好。

閱讀全文




<<即時新聞動起來>>

【動即時】:最鄉民的影音頻道

【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sihop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