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斯诺登事件加深中美战略互疑
Aug 4th 2013, 23:16, by 袁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已3.6亿跃升至20亿以上。目前中国已是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第一、人均手机量第一的国家。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互联网成为当今时代信息流动的主要载体,而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更凸显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而近来发生的“斯诺登事件”,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这一技术手段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网络安全的高度关注。

网络安全其实早已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早在2010年,中美围绕“谷歌事件”的交锋就涉及到“网络自由”。今年习近平正式接任中国国家主席后,奥巴马致电表示祝贺时专门提及网络安全问题。在6月初加州庄园举行的“习奥会”上,网络安全成为中美两国首脑会晤的一个焦点。“斯诺登事件”的发生,让网络安全再次成为热点。由斯诺登所披露的“棱镜计划”和XKeycore项目则显示,对网络的监控不仅涉及网页浏览记录、搜索记录、电子邮件内容,还包括在线聊天记录,甚至是元数据。坦率地说,美国在网络领域的监控和实战能力已经远远超乎人们原来的想象。

截至目前为止,美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对中国的指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自由问题,指责中国对于互联网的管制。“谷歌事件”中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指责主要在此。二是中国政府支持的针对美国企业服务器的黑客行为。然而,到目前为止,美国也没有能够拿出中国的个人、公司或团体对美国进行特定攻击的确凿证据。

面对美国的指责,中国政府回应称:“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受到非法网络攻击危害最深的国家,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网络攻击,反对在此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斯诺登事件”的发生印证了人们此前的猜测:美国情报部门和网络部队利用自身在虚拟世界的技术优势来监控全球互联网,甚至渗透和攻击其他国家的主干服务器。

美国在人权自由和网络监控问题上的双重标准严重损害了美国一向标榜的人权卫士的形象。奥巴马政府之所以在斯诺登问题上不依不饶,甚至不惜动用外交资源对相关各方施压,实际上表明美国的尴尬与恼怒。不过,美国的狡辩根本不能让人信服,反而更彰显美国的蛮横霸道。在全球民众面前,原来美国所吹捧的网络自由却是显得如此虚伪和苍白。

“斯诺登事件”发生后,中美之间有关网络安全领域的博弈态势有所改变,至少美国难以摆出一副气势凌人的姿态、站在道德制高点来一味指责中国了。然而,中美之间围绕互联网的对话、竞争与博弈将会继续下去。中国其实无意在斯诺登问题上去和美国正面碰撞,反倒是美国依旧咄咄逼人。在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美国公开指责中国让斯诺登离开香港的做法,在竭力为美国情报机构侵入中国主干服务器辩护的同时,继续指责通过互联网入侵来窃取美国公司知识产权的行为,认定两者性质完全不同。这一逻辑多少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中美网络工作组的建立只是提供了一个对话平台,但中美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博弈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逆转,依旧是美强中弱。

首先美国仍掌握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全球绝大多数根服务器都在美国,微软、英特尔、苹果、谷歌、思科等巨头都是美国公司。其次,美国对于霸权的追求就注定了其不会放弃利用自身在互联网和数据分析领域的技术优势来追求自身的绝对安全。美国最早组建了网络部队,并大规模对全球互联网数据进行监控,网络战略从最初的防御为主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强的攻击性。再次,鉴于互联网在“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美国越来越重视利用互联网来传播民主自由的价值观,进而影响他国的政局走向。毫无疑问,网络安全问题是综合性的,对一个国家的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最后,美国实际上还有意引领乃至主宰虚拟空间规则的制订,以便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霸主地位。

网络安全在中美关系中的突出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中美之间战略互信的缺乏。就技术而言,目前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要有效追踪发起网络攻击或黑客行为的真实IP地址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甚至不排除这种可能,就是有些黑客甚至是国家不愿见到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而通过网络发起这种攻击,以便更为有效地利用和放大中美之间的战略猜忌。

斯诺登所揭示的美国大规模网络监控和入侵事实只能加深彼此间的猜疑,迫使中国和其他国家进一步审视本国网络安全的问题。一是加强对本国公众网络安全的教育;二是对国内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强化对互联网的管理和监控。三是迫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弱势国家在网络技术开发和网络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逐步升级现有的网络安全体系,提高防范能力。

当然,网络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际互联网突出的物理特性就是相互贯通,快捷方便的同时又难以有效监管和追踪,这就造成了任何一国都无法在网络空间中独善其身,或能够独自应对各种安全挑战。而对于技术弱者而言,试图利用规则来制衡强者的行为更成为无奈之下的一种选择。至今为止,虚拟空间的国家行为规则并不明晰,甚至是空白。这就为国际社会协商相关规则制度提供了必要的合作空间。未来如何在联合国框架下制订网络空间相关国际规则,对各成员国在网络空间的行为进行规范,将是未来国际社会努力的方向。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由于科技水平和互联网技术发展不均衡,各国对于自身的利益界定也不尽相同,因此这个过程也将是一个协商与妥协的艰难过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sihop20 的頭像
    gsihop20

    2016台北車站美食推薦下午茶推薦台北車站美食(低價位) 台北車站美食餐廳排行榜 台北車站美食推薦2015 台北車站附近美食推薦

    gsihop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